首頁 >
2025-04-03
【兒童節特輯專欄】探討小學生學習障礙:以實務觀點
兒童節特輯專欄
探討小學生學習障礙:以實務觀點
文/王薇茜 唯奇全腦學習優化中心 執行長
前言
談到學習障礙,一般父母親的第一個反應是成績的表現!因為孩子學習有障礙才會導致學習成果不良,但真正的學習障礙不見得是我們想像的那樣!分數並不是絕對,而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孩子遇到的困境到底是什麼?另外,學習障礙又在哪個層面可以看到問題?本文將探討小學生學習障礙,分享實際案例,透過專業的剖析告訴大家學習障礙的真實面貌,以及如何解決學習障礙所帶來的問題!
學習障礙定義
學習障礙是指儘管智商沒有問題,也沒有發展遲緩,但是在聽力、會話能力、閱讀能力、書寫能力、計算能力、推理和推論能力這些特定領域上,學習或使用上卻出現明顯問題而引致學習困難。學習障礙的成因很複雜,不同地區對學習障礙也有不同的定義,而亦可歸因到醫學、心理學或教育學等不同的範疇上。
在我國特殊教育學生與幼兒鑑定辦法第十一條中提到本法第三條第九款所稱學習障礙,統稱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
前項所定學習障礙,其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
一、智力正常或在正常程度以上。
二、個人內在能力有顯著差異。
三、聽覺理解、口語表達、識字、閱讀理解、書寫、數學運算等學習表現有顯著困難,且經確定一般教育所提供之介入,仍難有效改善。
學習障礙學者論述
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 LD)是一種影響個體在聽、說、讀、寫、推理或數學能力上的特定困難,但不涉及智力缺陷。美國學習障礙協會(Learning Disabilities Association of America, LDA)將其定義為「一組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異常而導致的異質性障礙,影響個體在獲取、組織、記憶與理解資訊的能力」。Vygotsky(1993)則認為,學習障礙應被視為社會文化發展的結果,並強調環境與教育干預的重要性。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2013):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學習障礙被歸類為「特定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 SLD)」,指在閱讀、寫作或數學方面持續出現困難,且與年齡、智力或教育機會不符。下列為主要代表學習障礙的學者觀點:
1. Kirk(1962):Samuel Kirk 首次提出「學習障礙」這一術語,將其定義為「一種在語言、說話、閱讀、拼寫或數學技能方面存在顯著困難的障礙,但不涉及智力不足、感官缺陷或其他外部因素」。
2. Gagne(1985):認為學習障礙是由於個體內在的認知處理問題,如記憶、知覺、注意力或語言處理能力的缺陷,導致學業表現落後。
3. Hallahan & Kauffman(2003):學習障礙被視為一種「隱形障礙」,因為受影響的學生通常具有正常智力,但在學術領域的某些方面表現顯著低於預期。

學習障礙現場
通常這些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況可能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佳、聽覺或閱讀理解能力不佳、口語表達不完整、沒辦法完整敘述一件事、說話不太有形容詞、閱讀抄寫跳行跳字、甚至是寫字也常漏筆畫寫錯字、或是呈現反寫的鏡像字、數學運算推理不佳、精細動作、粗大動作不精準不協調等等的能力有明顯的困難。
因此父母希望孩子學業進步,各種學習能力能夠突破,就必須改善神經系統中掌管聽、說、讀、寫、算、記憶、理解、推理、表達、知覺、動作協調和注意力等腦細胞神經元的機能或功能。也就是上述《教育法》中提到的神經系統(大腦皮質、大腦髓質、腦室等中樞神經系統)著手,才是最根本且正確的做法。
學習障礙案例分析
個案A 小學二年級升三年級的暑假
一位所有學習障礙項目都有的小朋友,因為專注力的問題,必須長期服用利他能,家長擔心長期服藥造成健康問題,因此利用暑假期間帶孩子來唯奇進行調理課程。由於個案A閱讀理解不佳,國語數學無法應付,加上口語表達能力不佳,影響到人際關係,學校老師觀察到小朋友下課時間多數是獨自一人待在教室。
在唯奇經過第一次調理課程後,家長反應孩子在理解力的表現上有很明顯的改變,會主動提問不明白的詞句。暑假過後便不用再服用利他能,也可專心寫作業了;閱讀理解進步不少,變得比較愛閱讀書籍;口語表達也順暢,之前都不太會敘述學校發生的事,升上小三後放學回家都會講一些在學校發生的趣事;學校老師也觀察到和同學之間的互動變多了。數學明顯進步,之前教完就忘記,不能舉一反三,現在稍作提醒就能正確計算,應用題正確率均有進步。
個案B 小學三年級
也是一位幾乎所有學習障礙項目都有的小朋友。由於理解力不佳,學習跟不上進度,因此排斥上學,且常有負向情緒,寫作業無法自己思考,對學校發生的事也無法完整敘述,同一件事情要反覆提醒也不見得記得住,家長陪同溫習功課時,彼此都很痛苦。
經過唯奇第二次調理課程後,家長告知課堂上的專注力和穩定度明顯提升,由學校老師帶著做的習題也都能跟上,負面情緒顯著減少。
第四次調理課程後,家長反應孩子能自己完成一份數學卷,並全部正確;情緒穩定持續進步,理解力也明顯較之前快,在學校發生的事較能完整轉述,表達能力也改善許多。
進入唯奇第二期課程後,專注、理解和記憶力更是大大提升,第二次、第三次月考皆得到班級最佳進步獎;面對挫折時,情緒反應較穩定,也較願意接受新事物的挑戰。
實務觀點
醫學研究表明,許多孩子學習問題的根源多來自「大腦皮質」,而家長對學習障礙的定義及腦損傷的醫學定位缺乏了解,導致孩子錯過了黃金學習期。市面上的改善課程和療法多數聚焦於周邊神經系統的肢體訓練,無法真正解決核心問題,且以單項訓練為主,因此家長必須四處奔走,不僅耗時費力,效果也往往不如預期。
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擁有日本鍼灸師證照的唯奇執行長Vicky,以她在日本留學時所鑽研的鍼灸經絡原理作為基礎,運用人體粒線體能量(一種與腦細胞同屬「生物電系統」的能量源)作為調理腦細胞生態的核心,並結合國內外腦科學研究,研發出獨家的唯奇「數位式粒線體能量」學習優化課程,代替傳統針灸調理,與一般坊間訓練大不相同。傳統訓練多強調「刺激腦細胞」,但這僅能提升髓質纖維細胞的銜接效率,卻無法真正改善「中樞神經腦損傷」的問題。
而唯奇課程採用獨特技術,標榜不使用任何藥物、針劑、侵入性、甚至醫療器材,從核心調理全腦:含括大腦皮質、髓質、血管、腦室等全腦結構,相較於傳統以「刺激」為主的訓練,唯奇真正從源頭解決學習障礙問題。無需額外練習,便快速改善孩子的語言、認知與社交能力,且輕鬆提升理解力、記憶力與表達力,幫助突破學習瓶頸,孩子在愉快的環境中便能自然而然地激發智慧與潛能,親子關係更和諧。
結語與未來建議
面對孩子的學習障礙,身為父母親與教育工作者,應該投入長時間的觀察,並非以孩子短暫的學習成果就立即下定論,而非以學習障礙來統括一切,因為導致學習的障礙有許多的因素,包含學習環境、家長態度與孩子的特質與性格,我們需要投入觀察與關心,釐清孩子的學習障礙是屬於哪項領域,才能進一步協助孩子。
除了上述,我們還需學習化礙為愛,唯有愛是幫忙孩子的關鍵!不論孩子是否有學習障礙,走向成功路徑,唯一不變的是「你我的愛!」。倘若您經觀察後發現孩子的問題,也了解在學校或其他孩子課程上的表現,更需以尊重孩子的方式提供最適切的協助,深信將能改善學習問題!
參考來源:
•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PA, 2013):定義來自《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該手冊中將學習障礙列為特定學習障礙。
• Samuel Kirk(1962):Kirk是最早提出學習障礙概念的學者,其定義摘自他早期的相關研究文獻。
• Gagné(1985):Gagné在其有關認知處理與學習障礙的研究中提出了內在認知處理問題導致學習困難的觀點。
• Hallahan & Kauffman(2003):這組學者在其專著《Exceptional Learners: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中探討了學習障礙作為隱性障礙的特質。
-
202403.29
【Yahoo 奇摩新聞訊息快遞】發展遲緩兒除了復健訓練,更需要的是…?
-
202403.29
《薇懠全腦》獨家課程節目專訪(上、下集)
-
202403.29
《薇懠全腦》王薇茜執行長榮獲「第十七屆華人卓越人才金像獎」
-
202403.29
《薇懠》榮獲「2018標竿永續企業獎」,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Mohan Munasinghe 教授親...
-
202403.29
【Yahoo 奇摩新聞訊息快遞】孩子有學習障礙一定需要早療?復健?訓練?
-
202403.29
台北市兒童全腦發展協會~2018年3月份免費聯合講座
-
202403.29
演講主題:「如何預防失智」&「課業成績突破性進步之關鍵秘訣」
-
202403.29
語言&認知的醫學常識 -- 上錯課了!!【第二篇】
-
202403.29
演講主題:「薇懠幫助過什麼樣的小朋友?」
-
202402.23
語言&認知的醫學常識 -- 上錯課了!!【第一篇】
-
202402.17
《親愛的家長們,請你不要輸在起跑點!》
-
202402.07
突破學習障礙的超級秘訣-大腦SPA! |台北學習障礙課程 |大安區學習障礙課程
-
202401.25
要過個快樂的母親節並不難,秘訣是:〈要選對課程〉
- 1
- 2